購買轉讓鄭州裝飾裝修二級資質帶安許的價格 157 1381 8132沈 購買轉讓鄭州裝飾裝修二級資質帶安許的價格這個要分情況區別看待 首先新辦理的資質價格比較貴,現在辦理時有人員和社保辦理成本,資質和安許日期使用時間長,這種資質雖然價格高,但是無債務風險,使用時間也長 市場上的價格也參差不齊,有債務,或者資質和安許快到期的資質盡量不要接收 本公司有建筑裝修二級資質轉讓 鄭州裝飾裝修二級資質+防腐保溫二級資質轉讓 電力資質轉讓,市政公用轉讓,房屋建筑資質轉讓、機電資質轉讓 建筑資質轉讓,電力總包轉讓,輸變電專包轉讓,房建總包轉讓,市政公用總包轉讓,機電資質轉讓,裝飾裝修資質轉讓,機電二級總承包資質轉讓,裝修二級資質轉讓,企業資質轉讓,建筑資質轉讓。 代辦鄭州建委施工資質,36項專業承包及12項目總承包。機電總包二級,市政總包三級,房建總包三級,礦山總包三級,輸變電專包三級,城市道路照明專業承包三級,機電三級,環保三級,裝修二級,防水防腐保溫二級,電子與智能化工程專業承包貳級,消防設施工程專業承包貳級等。石油化工工程施工總承包叁級,特種工程結構補強專業承包不分等級,電力工程總承包叁級,建筑幕墻工程專業承包貳級; ======================================== 夜 半 樂 柳 永 凍云黯淡天氣,扁舟一葉,乘興離江渚。度萬壑千巖,越溪深處。怒濤漸息,樵風乍起,更聞商旅相呼。片帆高舉,泛畫鹢① 、翩翩過南浦。 望中酒旆閃閃② ,一簇煙村,數行霜樹。殘日下、漁人鳴榔歸去③ 。敗荷零落,衰楊掩映。岸邊兩兩三三,浣紗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語。 到此因念,繡閣輕拋,浪萍難駐。嘆后約丁寧竟何據?慘離懷、空恨歲晚歸期阻。凝淚眼、杳杳神京路④ ,斷鴻聲遠長天暮。 【注釋】 ①畫鹢:船的別稱。鹢,一種如鷺而大的水鳥,古時船頭多畫鹢鳥,故稱。 ②酒旆:酒旗,古時直懸之旗,末作燕尾狀,下垂流蘇。 ③鳴榔:擊木梆驚魚易捕捉。此處寫漁舟晚歸閑敲榔板。 ④神京:帝都,此指汴京。 【語譯】 冷云暗淡的天氣,我坐著一條小船,乘興離開了江邊的洲岸,一路經過許多秀麗的幽壑巉巖,去往越地溪流的深處。江上的怒濤逐漸平息,剛好起了一陣陣好風,又聽到商賈旅客們在彼此喊話。風帆高高揚起,我的船兒像張開了翅膀,輕快地駛過了南浦。 望兩岸,只見酒旗忽隱忽現,一簇飄著炊煙的村落,幾行經過霜染的樹木。在將要西沉的紅日下,漁夫們正用木梆敲著船舷回去。枯敗的荷葉零零落落,衰黃的垂柳疏條掩映,岸邊有三三兩兩出來浣紗的姑娘,她們怕羞地避著行客,又說又笑。 當此情景,我不禁后悔自己太輕率地拋棄了繡房里的溫暖,到處浪游,行蹤不定。唉!將來的約會,雖再三叮嚀過,可又有什么可靠依據呢?離別的情懷真夠凄慘的了,我徒然怨恨歲月已晚而歸期未有。我含著眼淚凝望遠方,通往汴京的路又在哪里?只有長空孤雁的哀鳴聲,在暮色蒼茫中漸漸地遠去。 【賞析】 這是柳永浪跡浙江時所寫的詞,也是分三疊的長調:一疊記旅途所經;二疊寫所見景物;三疊抒去國離鄉之感。結構頗似一篇游記散文。 一疊寫的是浙江之游,選擇用詞也多與浙地相關。江南水鄉最常見的“扁舟一葉”之類不算。“乘興”一詞,即出于《世說新語》中王子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市),雪夜訪戴安道,到門不入,說是“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的故事。“萬壑千巖”非實寫,也是用典,出《世說新語》。顧長康曾贊會稽(也是紹興)山水之美,有“千巖競秀,萬壑爭流”之語。“越溪”不但寫明越地之名,還特地舉溪流作代表,因為那里的溪流名氣太大了。如剡溪、若耶溪即是。“怒濤”,則是自古就聞名海內外的錢江潮。因為相傳吳王夫差殺伍子胥,投尸江中,子胥恚怒憤恨,“驅水為濤,以溺殺人”,后會稽、錢塘一帶“皆立子胥之廟,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濤也”(見《錄異記》)。“樵風”,也是越地故事:鄭弘砍柴,以船運載于若耶溪上,早往晚歸,求神都賜順風,果得如愿。(見《后漢書》注引《會稽記》)如此等等,足見作者文心細密,一絲不茍。其中“更聞商旅相呼”句,除實寫江上往來游人對起風所作的反應外,亦借“商旅”暗點自己的羈旅生活。“南浦”一詞出自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唐詩中也多用以寫別離;這里先為三疊抒離懷暗伏一筆。之所以只暗點、暗伏而不明寫,是因為此時正乘興泛舟,尚未到引起羈旅之感、離別之愁的時候,心情還是輕松愉快的。 二疊是一幅秋江風景寫生畫。所不同的是,作畫通常總是從江岸某一固定的角度向江上取景,這里卻是從視點移動的船上觀看江岸;畫雖有色而無聲,畫面是靜止的,這里則有聲有色,是動態的。從天邊“殘日”,到水面“敗荷”,有遠近層次。江上有歸去漁舟,岸邊見浣紗游女,活動的人也成為風景的組成部分。“酒旆”色青(又稱“青旗”),“霜樹”葉紅;枯荷漸由綠轉褐,衰柳已半青帶黃;又有“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盈盈江上女,輕輕紅粉妝”的景象,色彩也夠豐富的。再加上榔板的敲擊聲漸漸遠去,姑娘的語笑聲時時傳來,圖畫又如何能表現?最后寫到的“游女”是這一疊寫景的重點。說游女而必說她“浣紗”,又是本地風光。今紹興市南有若耶溪,相傳是第一美人西施浣紗處,故又叫浣紗溪。有了這一歷史的聯想,那些羞怯而活潑的江村姑娘,讓人更感到姣好妍媚了。前人見陌頭柳色,悔夫婿遠征,見雙燕呢喃,憐自身獨宿,何況羈旅之人見到的是這樣一群活生生可愛可親的少女呢?于是引出三疊之所感來。 三疊由“到此因念”四字領起,抒一番感觸慨嘆,與二疊緊接,所謂“此”,指的就是游女嬉笑情景。“繡閣輕拋”,悔當時執意遠行,考慮不周;“萍跡難駐”,不料后來事背初衷,實非得已;這一來只能徒有“后約”、白費“丁寧”了。此后至歇拍數句,有人以為是“各念一人”,即“慘離懷”想的是一個人,是妻子;“凝淚眼”,想的是另一個人,是情人。理由是“歸期”的“歸”字,古人詩詞中“都是指歸回家鄉”,而柳永“不可能攜帶家眷同行,更不能把家眷安置在汴京,而獨自出游浙江”(見江蘇古籍出版社《唐宋詞鑒賞辭典》二二二頁)。從考稽、分析柳永的生平事跡來看,這話不無道理,但用以說詞,就不免膠柱鼓瑟了。因為詞不能那樣寫,不能前面說一個,后面說兩個,也不能把“輕拋”的“繡閣”既當作家庭閨閣,又視為綺陌青樓;“丁寧”“后約”者既是妻子,又是情人。詞是文學創作,不要也不應字字句句都拿作者的事跡去套。不是家而當成家,不該說“歸”而說“歸”,并非妻子而寫得像妻子,都無不可。東坡曰“我欲乘風歸去”,月宮又何嘗真是他的家?在這里,“慘離懷”,寫心情;“凝淚眼”,寫舉止;“歲晚歸期阻”,從時間之久寫;“杳杳神京路”,從空間之廣闊寫;“斷鴻聲遠長天暮”,則是借景寫自己孤身漂泊偏遠、徒有相思遙情而彼此信息杳然的情懷。很顯然,這是從幾個不同方面寫自己對同一個心上人的思念。柳永眷戀汴京的詞不少,他這樣寫是可以理解的,也完全有這樣的自由。 |